找工作,论文和敏捷开发

November 28, 2006 · One minute read

明天就要签Offer了,今天BC想把把这两个月的辛苦历程记录一下。在没有拿到Offer前,BC曾经也尝试海投,什么咨询、管理培训生、银行和IT基本上都投了出去。可是结果却很不理想:

  • Opera Solution:电话面试像突击检查一样,然后杳无音信;
  • 华为: 第一轮技术面试因为没有充分准备,简单算法没有写出来就被淘汰了;
  • MS ATC:四轮面试后被淘汰,算法都能给出,但是细节部分没有注意;
  • Intel:同学帮我推荐后杳无音讯,对方经理对我简历过分谦虚而表示不满;
  • IBM CDL:从Intern到Offer都很顺利。

所以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硕士研究生,BC的经验是:

  1. 不赞成海投,筛简历按学校、专业或者关键字的基本是没希望的;
  2. 专业很看重,做一名技术工人比转行找工作容易得多;
  3. 英语很重要,语言沟通有问题的,再厉害也没用;
  4. 不要太谦虚,简历要写得好一些,具体的能力由对方判断,不要输在筛选上;
  5. 准备要充分,基础要很扎实才行,而且去的时候不要太紧张,会影响发挥;
  6. 最好有实习,内部流程总会比外部流程要好一些,至少认识一些人。

今天Remy向我抱怨说他担心论文发在增刊上不能毕业,后来查了一下应该是正刊。这也算是上海大学的一种特色,研究生要毕业,论文必须发在核心期刊而且是正刊上。相比同济、浙大来说,这种规定真是要人命。总共两年半的研究升学习,一年是基础学习,半年至少留给大论文,而仅剩的一年时间要平均分给小论文、老师的项目和实习,实在是不够用。Remy已经很幸运了,导师帮助他发会议,结果中了个中国图象图形学报。可惜BC没这么好运气,老师也鼓励发会议,但是发什么会议、怎么发和什么时候发,这些问题就再也没跟BC提起。幸好最后BC发了计算机应用,也算满意。想想BC的MM到现在还没有发掉,虽然已经帮她改过投掉了,但总是没有100%的把握。没有小论文意味着没有学位证明,真该死的规定!

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提起敏捷开发宣言:

个体和交互 胜过 过程和工具
可以工作的软件 胜过 面面具到的文档
客户合作 胜过 合同谈判
响应变化 胜过 遵循计划

BC作为一个Technical Support,是一个绝对的Process和Tools的支持者,所以对于个体和交互不是很理解,至少在大型团队中,建立在Personal Bond基础上的认同总是不能信任的。Working Software和Complete Document不矛盾吧,Working Software和Perfect Software才矛盾呢,总之这是Tradeoff的问题,而且很多不是我们Engineer能够解决的。Customer Partner这个我同意,也是IBM一直宣扬的境界。变化是一种Risk和Choice,好的PM应该能够制定出解决变化的计划,这才是好的计划嘛。BC很想尝试PM,不过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,慢慢来吧。